|
|
菜薹(菜心)—芥蓝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后代性状表现 |
魏云晓 李 菲 张淑江 章时蕃 张 慧 孙日飞*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试验室,北京 100081) |
|
|
摘要 种间杂交是拓宽遗传种质资源,创造新物种、新材料的重要手段;杂交亲和性及适宜的授粉方法是成功配制杂交组合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采用4 种授粉方式对菜薹(菜心)和芥蓝进行种间杂交,利用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花粉管生长状况,通过胚挽救幼苗获得率分析种间杂交亲和性,筛选杂交亲本,并对后代进行倍性鉴定、形态学及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蕾期授粉4 次有助于获得杂种幼苗,菜心材料755 适宜作杂交母本;花粉管生长状况与胚挽救幼苗获得率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可以辅助预测种间杂交亲和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株型偏母本,营养生长旺盛,是培育新型菜用甘蓝型油菜的中间材料。
|
|
关键词 :
菜薹(菜心),
芥蓝,
种间杂交,
亲和性,
荧光显微法
|
|
[1] |
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何洪巨,汪维红,苏同兵,李佩荣,卢桂香. 芥蓝颜色和蜡质的遗传规律研究及京紫2号的育成[J]. 中国蔬菜, 2021, 1(5): 53-57. |
[2] |
李伟强,李阳,王丽丽,郁有健,朱祝军. 硒对芥蓝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与组分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21, 1(5): 48-52. |
[3] |
张德双,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苏同兵,李佩荣,卢桂香. 菜薹(菜心)亲本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18A1菜心的选育[J]. 中国蔬菜, 2020, 1(5): 77-80. |
[4] |
郑 敏,朱陈曾,刘梦慈,徐冰冰,马存发,李勤菲,任雪松,司 军,宋洪元*. 基于SRK 基因序列分析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单倍型鉴定及验证[J]. 中国蔬菜, 2018, 1(3): 32-39. |
[5] |
王浩伟 陈国菊 陈长明 曹必好 邹丽芳 雷建军*. 芥蓝耐热性鉴定及耐热转录因子MBF1c 表达分析[J]. 中国蔬菜, 2017, 1(2): 30-. |
[6] |
陈长明,赵祥明,雷建军,曹必好,陈国菊. 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的Bt 抗虫基因转化芥蓝[J]. 中国蔬菜, 2016, 1(8): 21-28. |
[7] |
李占省1 刘玉梅1* 方智远1 杨丽梅1 庄 木1 张扬勇1 李凌云2 孙培田1. 芥蓝花薹中莱菔硫烷含量的HPLC 分析[J]. 中国蔬菜, 2016, 1(4): 53-. |
[8] |
王立浩,张正海,毛胜利,曹亚从,堵玫珍,张宝玺. 甜椒抗番茄斑点萎蔫病毒的种质创新[J]. 中国蔬菜, 2016, 1(2): 19-23. |
[9] |
冯希环,孙艳,刘倩倩,汪俏梅,刘维信. 乌塌菜与薹菜变种间杂交后代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分析[J]. 中国蔬菜, 2016, 1(12): 42-. |
[10] |
于海龙, 方智远, 杨丽梅, 刘玉梅, 庄木, 李占省, 吕红豪, 张扬勇. SSR 标记辅助芥蓝× 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筛选[J]. 中国蔬菜, 2015, 1(8): 14-21. |
[11] |
张德双,孙雷,张凤兰,何洪巨,于拴仓,余阳俊,赵岫云,赵学志,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J]. 中国蔬菜, 2015, 1(11): 40-45. |
[12] |
张德双,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MS200712 的研究简报[J]. 中国蔬菜, 2014, 1(8): 17-. |
[13] |
李向阳, 刘振翔, 刘自珠, 郑岩松, 张 华, 邹集文, 李光光, 黄红弟. 芥蓝新品种金绿的选育[J]. 中国蔬菜, 2014, 1(12): 56-. |
[14] |
章笑赟, 祁百福, 宋世威, 刘厚诚, 孙光闻, 苏蔚, 陈日远. 不同铵硝配比对芥蓝伤流液组分及植株氮磷钾积累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14, 1(1): 31-. |
[15] |
柴喜荣, 康云艳, 李旭霞, 杨 暹, 张雪莲. 叶面喷施蔗糖对菜薹(菜心)产量和可溶性
糖含量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13, 1(20): 61-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