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 2023, Vol. 1 ›› Issue (10): 60-66.DOI: 10.19928/j.cnki.1000-6346.2023.5052
罗 娟1 赵立欣1 霍丽丽1 朱晓兰1 姚宗路1* 于佳动1 赵亚男1 邢广青2
LUO Juan1,ZHAO Lixin1,HUO Lili1,ZHU Xiaolan1,YAO Zonglu1*,YU Jiadong1,ZHAO Ya’nan1,XING Guangqing2
摘要: 针对蔬菜尾菜存在的资源底数不清、利用方向不明等问题,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蔬菜尾菜产生系数测算方法,明确系数推荐值范围,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构建了蔬菜尾菜资源台账。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典型蔬菜尾菜的产生系数在0.9%~10.7% 之间,可收集系数在0.22~0.93 之间,收获时的含水率均在80% 以上,不同蔬菜尾菜的产生系数、可收集系数、含水率存在很大差异;与以藤蔓为主的瓜果类、豆类、茄果类尾菜相比,叶菜类尾菜的收集难度更大。2021 年北京市昌平区尾菜理论资源量为1.48 万 t(鲜质量),可收集量为1.12 万 t,尾菜综合利用率约为55.39%,市场化主体利用占比超过90%,直接还田量约为8%,农户分散利用量仅占不到2%;利用途径基本为肥料化利用,占比高达99.69%。综上,我国蔬菜尾菜离田利用方式以肥料化为主,整体资源化利用水平仍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