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 2023, Vol. 1 ›› Issue (10): 81-88.DOI: 10.19928/j.cnki.1000-6346.2023.3041
梁俊梅1,2 张 君1,3 张 胜2 张婷婷1 石晓华2 安 昊1 康文钦1 段 玉1*
LIANG Junmei1,2,ZHANG Jun1,3,ZHANG Sheng2,ZHANG Tingting1,SHI Xiaohua2,AN Hao1,KANG Wenqin1,DUAN Yu1*
摘要: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择阴山南麓地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阴山北麓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两个典型生态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变化、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以及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下马铃薯叶片 SPAD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马铃薯叶片SPAD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马铃薯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当叶片 SPAD值超过一定值后,马铃薯增产幅度不再显著。武川县施氮量为 22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 46.2 t·hm-2;前旗施氮量为 35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 61.7 t·hm-2;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后期以及淀粉积累期阴山北麓地区的临界 SPAD 值分别为 43.4、41.5、40.7、34.6、32.0,阴山南麓地区的临界 SPAD值则分别为 49.3、49.1、44.9、37.8、35.6;基于马铃薯叶片SPAD值建立了两个生态区的马铃薯主要生育期氮肥追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