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美国黄瓜产量持续下降,进口量稳步增长,产值保持相对稳定;农户基本按订单生产和销售;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加工黄瓜人均消费量逐渐减少,鲜食黄瓜则呈逐年上升态势。
山东省是西甜瓜生产大省,近年来通过组装配套优良品种、早春多层覆盖、土壤消毒、嫁接育苗、植株调整、果实套袋等十多项技术,使西甜瓜产量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在蔬菜种子市场上,偷取亲本、套取品种、假冒伪劣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事件屡有发生,对于侵权行为,可以既追究民事责任又追究刑事责任,采用民事维权和刑事打击相结合的手段保护种业科技成果。
以天津市23 个地产蔬菜主产乡镇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津市蔬菜产销时空特征。在生产方面,区域化特征突显,优势产区已经形成,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在销售方面,种植户为销售的主体,批发市场是主要的流通渠道,六成以上的地产蔬菜销往本地。
洋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蔬菜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是进行洋葱杂交种选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测交方法鉴定洋葱雄性不育基因型需要4~8 a 时间,通过开发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可以大大提高保持系选择效率,有助于揭示雄性不育作用机理。本文介绍了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几种类型,对控制洋葱育性的细胞质与细胞核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分子标记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利用多基因聚合技术,以番茄材料13485(含Cf-5、Tm-1、Mi-1 基因)作母本,分别以番茄高代自交系13065(含Ty-2 、Ty-3、I-2、Ph-2、Ph-3 基因)和高代自交系13337(含耐贮存基因rin)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对2 个组合的F2 分离群体的1 057 个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共获得抗5 种病害的番茄材料19 株,抗4 种病害的材料30 株,抗3 种病害且含rin 基因的材料20 株。选择田间表现优良的单株留种以进行后续的选择,同时结合人工接种鉴定验证分子标记鉴定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吻合度均在80% 以上。
根据黄瓜白粉病抗性主效基因/QTL 的插入/ 缺失突变,将其设计成共显性的InDel 分子标记。通过群体连锁分析,发现InDel-MLO1 标记与黄瓜白粉病抗性主效基因共分离。应用该标记对24 份来自世界各地且白粉病抗性已知的黄瓜材料进行抗性验证,21 份材料的抗性表型与标记的带型一致,说明在黄瓜进化和驯化过程中,造成抗病表型的该插入/ 缺失突变发生普遍。因此,该InDel 标记适合于大多数黄瓜材料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从而加快黄瓜白粉病抗病育种的进程。
采用15个形态学标记和32个CAPS(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CAPS) 标记鉴别73份甜瓜材料。通过15 个形态学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2 时将73 份甜瓜材料分为3 种类型。在分子标记中,被筛选的32 对CAPS 引物多态性比率为 29.63%,PIC 值分布在0.22~0.38,平均值为0.34;经过CAPS 标记聚类分析,73 份甜瓜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97 之间,当相似系数在0.60 时,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 种类型。通过构建指纹图谱代码与QR 编码,为73 份甜瓜材料建立了独特的核酸指纹图谱,每份材料可以相互区别,以便快速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为探究黄瓜双断根嫁接苗合适的贮藏时间,对不同时间贮藏处理后嫁接商品苗成活率、生理和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在20 ℃黑暗高湿(99%)条件下,对黄瓜双断根嫁接苗进行0(对照)、4、8、12、16、20、24、28、32、36、40、44、48 h不同时间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黄瓜断根嫁接苗在贮藏48 h 后,虽然保持较高的成活率(98.50%),但植株的壮苗指数、植株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真叶可溶性糖含量、根表面积、根长和根体积等指标与贮藏40 h 的嫁接苗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20 ℃黑暗高湿环境下,在保证黄瓜双断根嫁接苗成活以及商品苗质量的前提下,贮藏时间应控制在40 h 以内。
以番茄品种仙客8 号为试材,采用苗期和定植后施用普绿通免疫蛋白的方法,探究了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早春日光温室有机栽培条件下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的对照相比,所有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的处理在植株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方面均有提高;当番茄定植后,在植物免疫蛋白施用方式相同的条件下,苗期时施用植物免疫蛋白处理的试验效果优于苗期未施用的处理,且以苗期施用+ 定植后叶面喷施与灌
根的处理(T3)效果最佳。T3 处理比对照增产74.08%,VC 含量增加61.9 mg·kg-1,糖酸比增加3.94,落果率、畸形果率分别降低8.66、19.16 个百分点,未出现死株及感染病毒病、青枯病的情况。有机番茄栽培生产中推荐自苗期开始整个生长期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尤其以T3 的施用方式为佳。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对叶用莴苣生长及N、P、K 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 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用莴苣的生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了15.77% 和15.21%;而T2、T3 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经济产量则显著降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叶用莴苣植株的N、P、K 积累量均表现为T1 > CK > T2 > T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铵硝配比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在20.17%~65.31% 之间;与对照相比,T1 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下降了14.79% 和4.24 个百分点,而T2 和T3 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上,营养液增铵10% 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及对N、P、K 的积累,且显著降低氮素损失。
为快速、有效地筛选出耐热优质叶用莴苣品种,实现夏季耐热栽培,搜集国内外36 个叶用莴苣品种进行人工模拟高温栽培试验,测定各品种的热害指数、根系活力、叶片相对电导率及氧自由基含量等指标。初步筛选出卡斯特奶油生菜、苦细叶、西班牙、双子结球生菜、美国结球生菜等5 个较耐高温叶用莴苣品种。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42% 威百亩水剂﹝30 kg·(667 m2)-1 ﹞、21% 石灰氮颗粒剂﹝60 kg·(667 m2)-1 ﹞、96.5% 碳酸氢铵颗粒﹝200 kg·(667 m2)-1 ﹞和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 mL·(667 m2)-1 ﹞ 4 种药剂对菜田蚯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30 d,4 种药剂对蚯蚓的田间防效均达到80% 以上;施药后180 d,96.5% 碳酸氢铵颗粒和42%威百亩水剂对蚯蚓的防效较高,分别为70.31% 和63.99%。96.5% 碳酸氢铵颗粒和42% 威百亩水剂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菜田蚯蚓的数量。
京研翠玉迷你2 号是以自交系CM-3 为母本,以自交系CM-1 为父本育成的特色迷你型水果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中早熟。瓜条短圆筒形,瓜皮白绿色,光滑、无刺瘤,腰瓜长15 cm 左右,单瓜质量90~120 g,适于生食,品质优良。VC 含量为60.6 mg·kg-1(FW),可溶性糖2.21%,可溶性固形物4.1%。抗霜霉病、白粉病,耐低温弱光。丰产性好。每667 m2 产量可达7 500 kg。适于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早春温室和春大棚栽培。
天椒12 号是以长羊角椒自交系138 为母本,以羊角椒自交系67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始花节位为第8~10 节,果实长羊角形,果面有纵纹,基部有褶皱,果实纵径29~35 cm,果肩宽3.0~3.5 cm,果肉厚3.2 mm,单果质量50~70 g。连续结果能力强,结果集中,辣味中等,干物质含量为94.7 g·kg-1,VC 含量为667.7 mg·kg-1。高抗辣椒疫病,每667 m2 产量4 000 kg 以上,适宜甘肃及气候条件相近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哈茄1 号是以T1049 为母本,以T1714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强,茎深紫色,叶深绿色。第1 果着生于主茎第7~8 叶上方,果实长棒形,纵径25~28 cm,横径4~6 cm,单果质量130~150 g。果皮黑紫色有光泽,果肉绿白色,肉质细嫩。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和黄萎病。平均每667 m2 产量4 000 kg 左右,适宜北方保护地栽培。
美奇是以MT0218 为母本,以MT0235-1 为父本育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有限生长类型,果实高圆形,幼果无果肩,成熟果大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7 g 左右。果实硬度高,耐贮运,口味甜酸,品质优。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美奇的病毒病、叶霉病和青枯病等多种病害发病较轻或未发生。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左右。适宜在北京、辽宁、河南、陕西、湖南、江苏、浙江和海南等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或露地种植。
蔬菠1 号是以雌性系179 为母本,自交系220 为父本配制的菠菜一代杂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生长速度较快。叶面较平展,叶片宽大、尖圆形,叶色深绿,叶长12~14 cm,叶宽7~9 cm,叶柄长9~10 cm。每667 m2 产量1 500~2 000 kg。适于华北、华东、西南、华南等地区早春露地、秋露地及设施栽培。
潍萝卜5 号是以雄性不育系VMS-01A-6 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VL-12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红皮萝卜一代杂种。从播种到商品成熟75~80 d(天)。生长势强,植株开展度50 cm,叶簇半直立,羽状裂叶,叶色浅绿,成株叶片数14~16片;肉质根圆球形,表皮光滑,根痕少,尾根细小,红皮白肉,质地细嫩,品质佳。平均单根质量1.41 kg,每667 m2 产量5 700~5 900 kg。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优于对照红丰2 号。适合山东及华北、东北地区秋季种植。
辽韭1 号是以营口薤韭为母本,以汉中冬韭的优良株系K013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连续5 代单株选择而成的深休眠型韭菜新品种,在沈阳露地能安全越冬。株高45 cm 左右,单株叶6~8 片,叶宽1.2 cm 左右,叶色鲜绿、叶片肥厚、中空,平均单株质量12.2 g。生长势旺、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抗寒性强,品质佳、辛辣味浓郁,田间对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阜丰1 号和791。年收割4~5 茬,每667 m2 青韭产量5 000 kg 左右。适宜辽宁地区露地和冬春茬保护地栽培。
宽柄芥新品种渝芥1 号是从地方品种包包菜的变异单株中,历经 6 个世代单株自交纯化、定向系统培育而成。该品种熟性晚,叶片及中肋宽大肥厚,加工性状好。最大叶片长70~75 cm、宽25~30 cm,中肋长35~40 cm、宽12~15 cm、厚1.1 cm 左右,单株商品鲜质量2.0~2.5 kg,单叶柄肋鲜质量210 g 左右,单株经济有效叶片数7 片以上。一般每667 m2 商品产量7 000 kg 左右,高产栽培可达8 000 kg 以上。适宜在重庆、四川及云贵地区作酸菜加工原料栽培,也可鲜食。
2015 年7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波动上行,始终在高于2014 年同期的价位上运行。由图1 可以看出:7 月1 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为2.23 元·kg-1;7 月31 日为2.38元·kg-1;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上涨6.73%。7 月初的价格比2014 年同期的1.81 元·kg-1(张玉玺,2014)上涨23.20%;月末价格比2014 年同期的1.67元·kg-1(张玉玺,2014)上涨42.51%,同比涨幅明显放大〔6 月末价格同比上涨13.68%(张玉玺,2015)〕,主要原因是2014 年7 月菜价波动下行,而2015 年7 月菜价波动上行,与2014 年同期的价格走势分道扬镳。
据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网监测,2015 年7 月蔬菜供应量同比、环比均减少,产地批发价同比上涨、环比持平。8 月,预计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产地批发价稳中趋涨。
辣椒作为贵州省主要栽培的农作物之一,自2009 年以来其种植面积和加工业规模已达到国内第一。辣椒种植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已成为农户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贵州引进的辣椒品种逐年增多,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且种类复杂。为了加快贵州辣椒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笔者于2014~2015 年对贵州辣椒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其间发现一种被当地农户称为“糊叶病”的病害在贵州的遵义县、绥阳县、虾子镇、大方县、黔西县、海子街镇及黔南的独山县等辣椒主产区发生严重,重病田发病率在70% 以上。由于病原不清,导致当地农户不能准确诊断该病,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病区采集病样,经鉴定为由辣椒尾孢菌(Cercospora capsici Heald et Wolf)引起的真菌类病害。
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和栽培管理措施的欠缺,绿芦笋田间很容易发生生长劣化,从而导致产量下降。避免绿芦笋生长异常的关键措施是进行科学管控、健身栽培、合理采收。
辽宁凌源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面积达1.7 万hm2(25.5 万亩),主要采用越冬长季节一大茬栽培,当地农民通过提前造足底墒、调整植株生长一致等一系列丰产技术,确保黄瓜采收期逾150 d(天),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韭蛆防治既是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难点,也是贯穿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在每个生产环节中以韭蛆预防和治理为核心,将害虫为害控制在有效的经济阀值之内,是保障绿色食品韭菜安全优质的关键。
羊角脆甜瓜为河北青县地方特色产品,口感香甜,酥脆可口。当地菜农采用嫁接法进行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效益较高,每667 m2 收入5 万元以上。
在甘肃省东部一年一熟的泾河河谷区,利用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结合营养钵(或穴盘)育苗移栽技术,通过早春促成栽培和秋季延后栽培,使鲜食甜、糯玉米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通过改进株行距,每667 m2 种植株数增加到5 870 株,鲜棒产量1 800 kg以上,3 茬年收入2.2 万~2.4 万元。
双季莲藕新品种柳白玉藕植株较矮,生长势较强,抗逆性较好,熟性早,可适合一年两熟种植,藕肉质细,品质优良,炒食脆甜、煲汤风味好,每667 m2 产量1450 kg 左右。
朝天椒PE101 从韩国引进, 株型紧凑,辣味极强,辣香浓郁,辣椒素含量4.82 mg·g-1,SHU 为68 520,干椒VC 含量高达1 650 mg·kg-1,远高于椒类其他品种,效益较好。